Monday, January 20, 2014

認識 基督教的發展才能深入了解西方的歷史文化

** 西方文化主導世界,學習西方文化、蔚為己用,方為上策
今 日的文明世界幾乎全是西方國家,這裡專指:英美法德荷,所打造。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英語文化,不管您喜不喜歡,己是世界文化主流!當西方從文藝復興、 發明印刷機、宗教改革、理性啟蒙、地理大發現,直到變成帝國主義,霸占全球資源時,中國的明、清兩朝正實行與世隔絕的自閉自大政策。結果自是一興一落,造 成中國的知識文化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。
中國在清未雖有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,唯當時對西方認識不深,認為只要習得西方船堅炮利之術,以中學為体、西學為用,即可勝過西方。當時中國在這種誤解下,僅只習取西方表面技術,卻不從基礎學習,自然不會像日本一樣的成就,還造成中國百餘年的動亂與困苦!
今 日中國在經濟有所成就之餘,早己脫離學習西方船堅炮利的表面技術,而是學習西方文化的本体,包括政治、法律、社會、思想等各方面的知識。唯中國學子都是從 俗世的教材(亦即,不含宗教的教材)去學習西方文化及學術,卻疏乎了重要的一點:西方文化及學術,包括歷史、法律、哲學、政治、藝術,都與基督教有非常直 接、不可分的關係。
西 方的興盛始於脫離宗教高壓與棄除宗教迷信,再發展成堅定的政教分離体制。故自清未民初起,中國人到西方各國時,教會己非社會主流,宗教影響力己大為減弱, 尤其到了近世,除各地星羅棋布的教堂外,一般外人幾乎感覺不到基督教的存在。因此,中國學子在學習西方文物時,忽略基督教在西方歷史文化之影響力,亦是自 然之事。

** 基督教 vs. 西方孔孟 vs. 中國 
事 實上,基督教對西方國家的關係,正如孔孟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關係,都是影響至深且巨,難以分割。中國曾受孔孟思想的深切影響已歷兩千餘年。唯曾實際切身影 響中國的思想,並非整個實際的孔孟思想,而是經過帝王官僚挑選而出,有利其統治的部份,才受皇帝及朝臣所重視。倡導這一部份忠君思想、卻避談另一部份愛人 保民思想的人,近世稱之為:孔家店。不管孔孟或是孔家店,都深切主宰中國的思想、政治及文化。
西方文化的演進與基督教更是密不可分的關係。今日西方國家,亦即西方帝國主義者的主角,英美法荷德,源自古時蠻邦的盎格魯撒克遜人、法蘭克人及日耳曼人。公元470年, 西羅馬帝國覆亡後,西羅馬淪入愚昧無知的時代,只有基督教會是唯一僅存的知識來源,而這個知識也只是基督教的神學教義而己。約第六世紀起,羅馬教會不斷派 出傳教士至這些蠻邦傳教以期感化其異教陋俗。這些敬畏天威的蠻邦人終於悉數皈依基督教。易言之,這些蠻邦人打從開始就是由基督教的教義所開化。當羅馬教會 以神權高壓嚴格控制信徒的思想時,這些蠻邦人在各自國王及貴族的容忍下,產生宗教改革,脫離宗教高壓。這些蠻邦人擁有相當程度的自由,可以自行解釋教義, 還拋棄宗教迷信,走向人性及理性,終於創造出許多新的學說,並發展出現代文明。
西方啟蒙者,都與基督教有密切關聯及影響,例如:笛卡爾、巴斯喀、開卜勒、來布尼玆,都是非常虔誠、倡言基督教愛人教義的學者,他們都認為,以理性研究學術與他們的信仰並不發生沖突;科學始祖,哥白尼,哲學家鼻祖,St. Thomas Aquinas, 哲學家,黑格爾,都還是神職教士,黑格爾尚用其正反律巧妙包裝他的三位一体信仰。英國會有內戰、英國國教信徒大量移民北美,與宗教改革家,喀爾文,更是直 接關係。中國教科書都有提到英國的光榮革命,革命的唯一原因就是基督教的教派意識而己。別忘記英國貴族是聚在肯特伯里大主教的四週,迫使約翰王簽下大憲 章,大憲章的見証簽字人之首是大主教,其後才是那些吵鬧的貴族。甚至東方俄羅斯的大文豪,托爾斯泰,就是憤怒於東正教會及其教士,假藉基督之盛名,卻據有 大片土地,錦衣玉食、壓榨農奴,完全與福音書背道而馳,自然造成他反對宗教的思想。即使今日西方的法律,全是直接受到 基督教 的律法(the law)影響。請看,五世紀初,羅馬帝國在 貝魯特 的學者奉皇帝 狄奧多西 之命,參照基督教的精神,修訂羅馬法(主要源自十二表法);到查士丁尼皇帝時,為了達成他一個帝國、一個宗教、一部法律的使命,他請十餘位基督教律法學者重編羅馬法。這部號稱數十萬條的基督教法律 ,查士丁尼法典,即成為西方法律的基礎。更別忘記,巴黎大學、波隆那大學、牛津、劍橋、哈佛、耶魯,都是源於培養 神學、律法的基督教育學校。

從 上述簡短說明即可看出,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密切關係,或恐勝於孔孟對中國文化的關係。如說要了解中國文化,須先要認識孔孟;那麼若要習得西方文化,自宜先 要認識基督教及其發展才能窺其堂奧,這個結論應無疑義。唯一值得注意的是,那些教派之間的口舌之爭己歷千年,迄今尚難有結論,非基督徒的外人實無必要費神 介入其人神爭論。所謂神者誠難明,到底您是以學習西方的學術、文化為目地,而非其神學理論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